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好想過這個問題 至少丸子想過了很多啦~尤其看到下面那一則新聞更是吐血.....

至少這是我們這個世代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你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話

 

如果妳覺得這是W型社會的話 至少也要想想人家會被稱為趨勢大師講的話 

BTW世界在改變 思維也要改變不是嗎?welcome to the new world~~

 

-OOO-丸子想學當農夫 幫自己的未來 種下希望的種子

==============================================================================================================

當世界改變,你還是屬於台灣中間的一群人嗎?以下提供你三個自我檢視的問題:一,房貸造成你很大的壓力嗎?二,你不想結婚更不想養兒育女?三,你為小孩未來的教育經費憂心?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說,如果其中有一個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代表你已經在這波浪潮中,被淘汰到中低階層而不自知。

九月,《商業周刊》採訪小組飛往日本專訪大前研一。看完我們帶來台灣二十年來可支配所得的成長數字後,他送給台灣的第一句話是:「歡迎來到新世界!(welcome to the new world!)」他說,在這個新世界當中,「你的薪水最高峰,平均是在四十歲左右,過了這個尖峰,便鮮有機會升官或加薪。你也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

去年,大前研一針對中產階級消失的現象,以二十年的觀察,寫下了《m型社會》一書,震撼日本,這也是亞洲第一本針對此現象提出全面解決方案的書,小自個人,大至國家,他說,這是關鍵時刻,人們必須擬定新戰略。

關卡:日本八成民眾淪為中下階層 四大證據顯示台灣步上後塵

所謂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然後不見了。

根據大前的統計,去年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淪入中低收入階層!在這個新形態的社會裡,如果企業與個人都不展開自救,政府又繼續往錯誤的方式施政,惡性循環下,社會的失業率和物價將年年上揚,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整個社會對於未來,都將失去積極性。

事實上,美國比日本更早步入了m型社會。現在,美國最有錢的前一%家庭,只要拿出財富中僅一%的收入,等於社會底層兩千萬家庭的收入總和。攤開台灣的數字,大前研一斷言:「台灣已經出現日本當初的徵兆,成為m型社會!」

證據一,從一九八○年到去年,台灣依照個人可支配所得五等份分析,最窮與最富的一群人,其財富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七.○三%與七.一二%,但中間族群的財富,成長幅度卻僅六.五八%。

長期觀察台灣貧富差距現象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解讀,這代表台灣中間的族群正在撕裂中,「他們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不能向上走(成為上流社會),就是往下沉淪(成為下流社會)。」

證據二,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創下二十年來新高,達到六.四三。

證據三,去年,台灣的名目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這中間的落差代表的是,我們的加薪幅度趕不上物價的漲幅,也就是說,我們的荷包不斷縮水。再根據主計處發布的最新統計,過去五年,台灣二十三個縣市中,高達十三個縣市,其家戶的每年可支配所得都是衰退的,例如雲林縣、澎湖縣分別減少一萬九千元與一萬六千元。

證據四,二○○八年,台灣將成為老年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八•六%,超過聯合國標準。這個數據直指,台灣踏入m型社會大門後,就很難回頭。因為,台灣將陷入老年少子化的困窘,手上握有鈔票的人大都是不愛花錢的高齡者,這會使整個社會的財富無法流動,原來的中產階級要賺錢翻身的機會也將變少。

反映在現實生活,每個人的痛苦感開始上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殺是去年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名,台灣平均每天有十一個人自殺,看精神科門診的人越來越多,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嚴烽彰說,「現在精神科變得很熱門,」他苦笑著,全球化的趨勢越演越烈,他的病患有增無減。

他剛見過一位銀行高階主管,在金控合併風潮下,眼見同事一個個被迫離開,卻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取代,這種危機意識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最後,他躲在家裡,不敢去上班,被家人強迫來看診。

也有位在寵物店工作的年輕人,三十多歲,總覺得領的薪水永遠不夠,最後,他開始去幻想未來,刷卡從電視購物買了二十台筆記型電腦,說是以後創業要用的,但要怎麼做,他根本沒有計畫,還沒創業就成為卡奴。這種行為雖然看來令人啼笑皆非,但背後藏著更深的悲哀。

節流:與其寄望政府解決問題 不如自我進行四大意識革命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那永無終止的痛苦感?

意識革命一:別再相信過去的社會常識

大前研一開宗明義要大家拋棄過去的社會常識。以前,景氣不好,日子過得苦,政府就靠降息、提高貨幣供給來刺激經濟,但事實證明,不管是現在的日本或台灣,即使利率都陸續創下世界新低,但,現在是社會與消費心態的結構改變,這套方式並不適用。

田園尋新生 高達3,000位白領族爭搶名額,想學當農夫,幫自己的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

「不要再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望政府,政府正是問題之所在。」大前研一認為,未來的政府,只會不斷製造更多的負債,企圖向人民徵收更多的稅收,來救助窮人,但這不能根本的解除所有人的痛苦。

因此,大前研一認為,所有人要自救,要忘記過去「只要靜靜的做,就會加薪、升遷」的價值觀,因為真實的未來,並非如此。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去年碩士平均起薪3.1萬 學士2.6萬    更新日期:2007/04/16 15:30 記者: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畢業季來臨,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鮮人起薪如何?根據勞委會今天公布去年初入職場者的薪資狀況顯示,去年碩士平均起薪為3萬1567元,較前年增加4.5%;大學生2萬6700元,增加2.4%。以專業人員來看,水電燃氣業的平均起薪3萬8663元最高,醫療保健、金融保險業、營造業等約在3.1萬元-3.3萬元之間,其他行業則多在3萬元以下。

如果不計學歷,各行各業對於初次工作者的起薪,以港埠業的起薪最高,高達4萬7271元,最低的是美容美髮業,起薪只有1萬8680元,兩者相差2.5倍之多。

勞委會這份95年初入職場者的薪資調查,是以事業單位為對象,回收樣本高達9308份。其中就各職類初任人員起薪來說,以「專業人員」的3萬0069元最高,「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2萬5550元次之,「事務工作人員」2萬2778元,「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2萬1567元。至於「技術工及機械設備操作」起薪為2萬2655元,「非技術工及體力工」則在2萬元以下,只有1萬9238元。

從教育程度來看,碩士起薪最高3萬1567元,比94年增加1363元 (約4.5%),大學生2萬6700元(增加634元,2.4%),專科生2萬3842元 (增加447元,1.9%),高中職、國中各增加300元 (約1.6%),可見學歷愈高,起薪增加愈多。

同樣是碩士學歷,各行各業中,「水電燃氣業」起薪超過4萬元最高,其次是「金融保險業」的3萬6466元、「醫療保健服務業」3萬4397元。大學學歷亦然,起薪高低順序也與碩士相近,可以看出愈是熱門行業,起薪也愈高。

勞委會同時公布給初任人員起薪最高、最低的各20個行業,其中最高的前5個行業,分別是「港埠業」4萬7271元、「用水供應業」3萬5940元、「菸草製造業」3萬4999元、「鐵路、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3萬3259元、「能源礦業」3萬1415元。最低的前5個行業則是「理髮及美容業」1萬8680元、「一般汽車客運業」1萬9713元、「餐飲業」2萬0103元、「木竹製品製造業」2萬0190元、「電影業」2萬0294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O-丸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