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吉札金字塔(吉薩金字塔) ThePyramidsofGiz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 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佈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

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 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崗岩。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 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

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佈局宛如迷宮, 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設計它呢?

陵墓的通風道傾斜深入多層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華麗的浮雕,但誰也不能明白古 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和運用怎樣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 時候人類尚未掌握鐵器。

據估計建設金字塔時,埃及當時的居民必須是五千萬人,否則難以維持工程所需的糧食 和勞力。當專家翻開歷史的冊頁時,便發現問題更難以令人理解,公元三千年世界的人 口只有二千萬左右。還有,眾多的勞動力必須在農田上耕耘,以保持持久的糧食。而地 勢狹長的尼羅河流域所提供的耕地,似乎不足以維持施工隊伍的需求。要知道隊伍有十 萬人,單靠尼羅河域的農業收成能維持工程的需求嗎?

再者,用甚麼運載神殿所需的巨大石料。古埃及人利用滾木運輸,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固 然能將龐大的石塊運到工地,但滾木需要大樹的樹幹才能做成,可知道尼羅河流域樹木 稀少。在尼羅河岸分佈最廣、生長最多的是棕櫚樹,但古埃及人既不可能大片砍伐棕櫚 樹,而且質地比較軟的棕櫚樹是無法充當滾木。因為棕櫚樹的果實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 糧食來源,棕櫚樹葉又是炎熱的沙漠中唯一可以遮陽的材料。

據測算大金字塔是由260萬塊每塊重約10吨的石塊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 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歷經4500年的風吹雨打,其縫隙迄今仍相當緊密,一把銳利的刀 也難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隸之手,的確令人難以 相信。

認為金字塔僅僅是法老的陵墓也令人難以相信,暫且不說這260萬塊巨石如何採掘,要 完成這建築所需的時間為260萬天(即700年)。如加速工程的進度都需要70年。如此簡單 的數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們為什麼要建造這個自己無法享用的陵墓呢? 金字塔到底有多神秘?

有沒有想過金字塔與天文學、數學有一種現代人難以理解的聯繫。

金字塔的建造可確定一種度量衡體系。大金字塔的長度單位是根據地球的旋轉大軸線的 一半長度而確定,即大金字塔的底是地球旋轉大軸線一半長度的百分之十;大金字塔的 重量單位是以上述的長度單位與地球的密度組合而成;大金字塔的熱量單位是整個地球 表面的平均溫度。

另外,大金字塔內那間陳列法老的靈櫃的墓室,尺寸為2:5:8和3:4:5,這個數字正好是 座標三角形的公式。公式發明人是古希臘哲學家華達哥拉斯。而華達哥拉斯誕生時,金 字塔早巳建好2000年。

還有,大金字塔的遺址頗有意味,因為子午線正好從大金字塔中心穿過,也說它是座落 在子午線的中間,這似乎可以窺見大金字塔的建造者,為什麼要選在沙漠中這塊獨特的 岩石地帶做為塔址。這片岩石地帶有一道V字型的天然裂縫,正好利用它來建造巨大的 陵墓。而且,金字塔座落的地方構造、陸地和海洋分佈了解的人,是不可能選擇這裏做 為塔址的,而古埃及法老們有這個能力嗎?

最近,在埃及有驚人的發現,考古學家稱金字塔內有外星人或生物。他們發現塔內密室 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件,探測儀器顯示該物件內有心跳頻率及血壓顯示,相信它巳存在 5000年。專家們認為冰封底下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科學家又據該塔內發現的一卷 用象形文字記載的文獻獲知,約5000年前,有一輛被稱為”飛天馬車”的東西撞向開羅 附近,有一名生還者。文獻稱生還者”是設計師,考古學家相信這外星人是金字塔的建 造者。而金字塔是作為通知外太空同類前往救援的記號。但最令科學家迷惑的是那太空 人如何將自己藏身在冰封內。

與吉札金字塔相連的獅身人面像的損毀情況已經非常嚴重,由於它是石灰岩所做成,而且 它以前是被埋在泥土中,因此鹽害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到了現在,沙漠中的強風又成為了 另一個問題.風化情況令這些古蹟逐漸消失.因此吉札金字塔已於197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之一。

何謂鹽害

這一個遺跡被發掘後暴露於地面,由於沙漠空氣中的水份少,降雨量低但水份蒸發量很 大,因為毛細管作用地下水被引到地上蒸發,水中的鹽份卻留在陸地表面或建築物內結晶 而把使建築物的磚頭粉碎,這種現像就稱為鹽害.

Learn mo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O-丸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